欢迎来到四川雕塑网! 帮助中心|加入收藏
  • 联系电话: 15902835828
  • 联系地址: 成都市一环路东五段天紫界中心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  >>   >>

浅析柴烧、气烧的分辨方法

中国的制瓷史已经有数千年,历代的传承与发展也使人们对陶瓷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。 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制方法,木材是烧窑最主要的燃料,烧制陶器时罩住瓷胎,将木灰与火隔离开,避免与之直接接触,使产品的釉色面貌保持一致。

柴烧作品体表的色泽完全来自土胎、火候和木灰的交融,藉由自然落灰留在作品上形成一种自然落灰釉,烧制过程留下的火痕,也为作品构成人工难以达成的美妙纹路。它完全突破过去对陶瓷的审美观,作品崇尚朴素天然而非华丽、表现的是归于本原的美。但因柴烧成本太高等原因,早年间业者都纷纷放弃柴烧,而使用起了更为便捷现代化的气烧工艺。

随着近年柴烧工艺的复出,煤烧窑口的增多,一些陶瓷收藏爱好者探讨最多的一个问题是,到底哪种烧成方式最有收藏价值。

从1994年气烧工艺普及以来,气烧钧瓷多是明亮艳丽,这与人们的传统审美习惯和市场需求有关。由于去掉了匣钵束缚,大件钧瓷也越来越大,釉色也愈加鲜艳夺目。这样,就使人们有个错觉:气烧钧瓷色彩艳丽但失之轻薄,没有煤烧厚重、柴烧温润。但如果真正掌握气烧技术,采用一些工艺手段,完全可以烧出煤烧和柴烧的效果,这也是不争的事实。

如何分辨柴烧和气烧


一、气泡的区别, 古瓷中一般都用柴烧,再烧制过程中由于要不断加柴,所以温度时高时低,表现在气泡上就是大小不一,有一定层次感,而现代工艺的气烧和电烧,则气泡大小均匀密集。这些特征在明清瓷器上体现的最为明显。而在古瓷上,有的由于釉比较薄,气泡炸开,形成无数个大小不一,有一定层次感的芝麻点。

二、瓷器釉面色彩的稳定:柴窑烧出瓷器温度差异大,各类高温低温釉呈色不易控制,易烧出深深浅浅的效果;气窑可以恒温控制,因此烧出颜色稳定。


三、柴烧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宜接窜入窑内,在坯体上产生自然落灰的现象,经长时间的高温融合成自然的灰釉,其色泽温暖,层次丰富,质地粗犷有力,与一般华丽光亮的釉不同,不会重复且很难预期它烧窑的成果。


以上观点只是的方法之一,但气烧也可以仿制、也可以做假,所以只能作为参考。

柴烧瓷烧制风险极大、成本极高,往往一窑下来,需烧掉几千斤松木,且成功率极低。古坊陶艺师集体协作烧制,柴窑的火候与温度完全依赖人工来控制。但柴烧瓷制作工艺繁缛,年轻一代多不愿接触,柴烧传统工艺几近后继无人。

以松木柴为原料,延循古法烧制的瓷器。柴烧,不仅是燃烧薪柴,更是人与窑的对话、火与土的共舞,运用最原始自然的方式结合而成美丽作品。它散发着的质朴,浑厚,古拙的美感,正是柴烧陶艺家为它着迷而投入庞大心力去追求的原因所在。​​

发布人:四川雕塑网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5-12-28
上一篇: 没有了。 下一篇: 中国陶瓷烧制的发展史